出品:天涯舆情监测中心

舆情分析师:陈兴俊

2014年9月4日

  • 9月1日,一则关于“山西洪洞县兴唐寺乡书记带队酒后砸饭店”的微博被发布到网上,微博中称:“8月31日,党委书记李静丽与本乡纪检书记刘斌,武装部长等9人在怡君苑野味餐厅吃饭,饭间嫌菜量少烟酒档次低,李用酒灌餐厅总经理,刘斌则对其暴打,李亲自打砸饭店后扬长而去两千多元未结帐。”

全文


  •     9月1日,一则关于“山西洪洞县兴唐寺乡书记带队酒后砸饭店”的微博被发布到网上,微博中称:“8月31日,党委书记李静丽与本乡纪检书记刘斌,武装部长等9人在怡君苑野味餐厅吃饭,饭间嫌菜量少烟酒档次低,李用酒灌餐厅总经理,刘斌则对其暴打,李亲自打砸饭店后扬长而去两千多元未结帐。”微博同时配发14张照片,其中有5张配有文字举报材料。举报材料底部除举报人签名外,均盖有“怡君苑野味餐厅”的红章,其余曝出的照片,为饭店包间里被砸的现场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如微博文中所述,主要官员头衔(党委书记/纪检书记/武装部长)、涉及近年来中央严抓的公款吃喝问题(野味餐馆就餐)、官僚作风的事件起因(饭间嫌菜量少烟酒档次低)、涉事官员的过激行为(酒灌餐厅总经理/打砸酒店),一连串在近年来容易触发网友关注、媒体跟进、政府纠察的网络舆情敏感点,有意或者无意的集中在一条微博当中,进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网络舆情热点事件,也就不足为奇。
         此微博发出当天便引来网友和媒体的关注,9月2日,人民网的一则报道《网传山西洪洞一书记酒后砸饭店 纪委已介入调查》,正式引爆了舆论,媒体和网民洼地效应迅速形成,该新闻的转载以及相关评论数量急剧增加,在9月3日达到峰值。
     
     
         此时,从媒体转载新闻标题选择上,主要聚焦于“官员/党委书记”、“打砸餐厅”和“嫌烟酒档次低”三点。在此报道聚焦基础上,网民对于事件的关注和评论则更为广泛和直接。今年以来各地各级政府不断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中,常见媒体报道官员自我批评带有“匪气”,带有“匪气”的官员是咋样的?“山西洪洞县兴唐寺乡书记带队酒后砸饭店”事件可谓给了网友一个疑似鲜活样本。自然,“匪气”唐寺乡书记和地方官员的打砸问题,成了第一轮网民揶揄和媒体评论的核心话题,围绕着这个核心话题,“是否涉及公款吃喝”、“该餐馆与该乡政府的关系”、“事件纠纷起因是否另有蹊跷”、“涉事人员如何处理”成为事件次级热门话题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由此,在第一轮舆论风向当中,来自当地官方的声音“事件本身有待核实,但临汾市纪检委已介入调查”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网友和媒体在默认事件为真的情况下,观点和倾向几乎一边倒的站在批评和问责的角度,兴唐寺乡的直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洪洞县成为舆论关注力的入口,洪洞县的对于舆情的处置情况直接影响了该事件舆情的后续走向。
         9月4日,据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报道《山西乡党委女书记带队砸饭店 9名干部被处理》 中称:“记者从洪洞县县委宣传部了解到,经临汾市纪委调查,对涉事的9名干部作出以下处理:经查,李静丽等9人在值班期间,擅自脱岗,外出吃饭,损坏他人财物,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。经研究决定,给予李静丽撤销兴唐寺乡党委书记职务、行政降级处分;建议依法撤销其县政协委员资格,建议依法罢免其乡人大代表职务。给予刘斌撤销兴唐寺乡纪委书记职务、行政降级处分;建议依法罢免其乡人大代表职务。其他人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和批评教育。” 
         临汾市纪委的处理决定,回应前期舆论所关心的两个问题,即“事件真伪”以及“涉事人员如何处理”。从报道发出后的舆论发展趋势来看,由此引发的第二轮舆论并没有平息的趋势,反而持续发酵上升。此阶段舆论焦点在于对“涉事人员如何处理”的分歧上,临汾市纪委虽对相关人员作出了党纪处分,但网友和媒体较普遍的认为,涉事人员的行为除了违纪更是违法,这恰恰是当前当地官方所发布的信息中所缺失的部分,且洪洞县之前官方信息传递给媒体和网友的潜暗示是,此事已由上级纪委介入和处理,由上级纪委说了算,并未给媒体和网友一个持续处理事件的心理可能,最终使得媒体和网友持续关注和质问。同时,该事件中,关于“是否涉及公款吃喝”、“该餐馆与该乡政府的关系”、“事件纠纷起因是否另有蹊跷”等前期舆论关注的问题以及“处理是否避重就轻官官相护”、“党纪代替国法”的新衍生话题,截止目前为止仍未有官方明确发布和回应信息,相关话题随着媒体信息的不断跟进和网友的持续讨论,未来仍可能制造出较大的后续舆情热点。